《梁书·列传·卷二十九》
-
高祖三王
高祖八男:丁贵嫔生昭明太子统,太宗简文皇帝,庐陵威王续;阮修容生世祖 孝元皇帝;吴淑媛生豫章王综;董淑仪生南康简王绩;丁充华生邵陵携王纶;葛修 容生武陵王纪。综及纪别有传。
南康简王绩,字世谨,高祖第四子。天监八年,封南康郡王,邑二千户。出为 轻车将军,领石头戍军事。十年,迁使持节、都督南徐州诸军事、南徐州刺史,进 号仁威将军。绩时年七岁,主者有受货,洗改解书,长史王僧孺弗之觉,绩见而辄 诘之,便即时首服,众咸叹其聪警。十六年,征为宣毅将军、领石头戍军事。十七 年,出为使持节、都督南、北兗、徐、青、冀五州诸军事、南兗州刺史,在州著称。 寻有诏征还,民曹嘉乐等三百七十人诣阙上表,称绩尤异一十五条,乞留州任,优 诏许之,进号北中郎将。普通四年,征为侍中、云麾将军,领石头戍军事。五年, 出为使持节、都督江州诸军事、江州刺史。丁董淑仪忧,居丧过礼,高祖手诏勉之, 使摄州任,固求解职,乃征授安右将军、领石头戍军事,寻加护军。羸瘠弗堪视事。 大通三年,因感病薨于任,时年二十五。赠侍中、中军将军、开府仪同三司,给鼓 吹一部。谥曰简。
绩寡玩好,少嗜欲,居无仆妾,躬事约俭,所有租秩,悉寄天府。及薨后,府 有南康国无名钱数千万。
子会理嗣,字长才。少聪慧,好文史。年十一而孤,特为高祖所爱,衣服礼秩 与正王不殊。年十五,拜轻车将军、湘州刺史,又领石头戍军事。迁侍中,兼领军 将军。寻除宣惠将军、丹阳尹,置佐史。出为使持节、都督南、北兗、北徐、青、 冀、东徐、谯七州诸军事、平北将军、南兗州刺史。太清元年,督众军北讨,至彭 城,为魏师所败,退归本镇。
二年,侯景围京邑,会理治严将入援,会北徐州刺史封山侯正表将应其兄正德, 外托赴援,实谋袭广陵,会理击破之。方得进路,台城陷,侯景遣前临江太守董绍 先以高祖手敕召会理,其僚佐咸劝距之。会理曰:“诸君心事,与我不同,天子年 尊,受制贼虏,今有手敕召我入朝,臣子之心,岂得违背。且远处江北,功业难成, 不若身赴京都,图之肘腋。吾计决矣。”遂席卷而行,以城输绍先。至京,景以为 侍中、司空、兼中书令。虽在寇手,每思匡复,与西乡侯劝等潜布腹心,要结壮士。 时范阳祖皓斩绍先,据广陵城起义,期以会理为内应。皓败,辞相连及,景矫诏免 会理官,犹以白衣领尚书令。
是冬,景往晋熙,景师虚弱,会理复与柳敬礼谋之。敬礼曰:“举大事必有所 资,今无寸兵,安可以动?”会理曰:“湖熟有吾旧兵三千余人,昨来相知,克期 响集,听吾日定,便至京师。计贼守兵不过千人耳,若大兵外攻,吾等内应,直取 王伟,事必有成。纵景后归,无能为也。”敬礼曰“善”,因赞成之。于时百姓厌 贼,咸思用命,自丹阳至于京口,靡不同之。后事不果,与弟祁阳侯通理并遇害。
通理字仲宣,位太子洗马,封祁阳侯。
通理弟乂理,字季英,会理第六弟也。生十旬而简王薨,至三岁而能言,见内 人分散,涕泣相送,乂理问其故,或曰:“此简王宫人,丧毕去尔。”乂理便号泣, 悲不自胜,诸宫人见之,莫不伤感,为之停者三人焉。服阕后,见高祖,又悲泣不 自胜。高祖为之流涕,谓左右曰:“此儿大必为奇士。”大同八年,封安乐县侯, 邑五百户。
乂理性慷慨,慕立功名,每读书见忠臣烈士,未尝不废卷叹曰:“一生之内, 当无愧古人。”博览多识,有文才,尝祭孔文举墓,并为立碑,制文甚美。
太清中,侯景内寇,乂理聚宾客数百,轻装赴南兗州,随兄会理入援,恒亲当 矢石,为士卒先。及城陷,又随会理还广陵,因入齐为质,乞师。行二日,会侯景 遣董绍先据广陵,遂追会理,因为所获。绍先防之甚严,不得与兄弟相见,乃伪请 先还京,得入辞母,谓其姊安固公主曰:“事既如此,岂可合家受毙。兄若至,愿 为言之,善为计自勉,勿赐以为念也。家国阽危,虽死非恨,前途亦思立效,但未 知天命何如耳!”至京师,以魏降人元贞立节忠正,可以托孤,乃以玉柄扇赠之。 贞怪其故,不受。乂理曰:“后当见忆,幸勿推辞。”会祖皓起兵,乂理奔长芦, 收军得千余人。其左右有应贼者,因间劫会理,其众遂骇散,为景所害,时年二十 一。元贞始悟其前言,往收葬焉。
庐陵威王续,字世,高祖第五子,天监八年,封庐陵郡王,邑二千户。十年, 拜轻车将军、南彭城琅邪太守。十三年,转会稽太守。十六年,为都督江州诸军事、 云麾将军、江州刺史。普通元年,征为宣毅将军,领石头戍军事。
续少英果,膂力绝人,驰射游猎,应发命中。高祖常叹曰:“此我之任城也。” 尝与临贺王正德及胡贵通、赵伯超等驰射于高祖前,续冠于诸人,高祖大悦。三年, 为使持节、都督雍、梁、秦、沙四州诸军事、西中郎将、雍州刺史。七年,加宣毅 将军。中大通二年,又为使持节、都督雍、梁、秦、沙四州诸军事、平北将军、宁 蛮校尉、雍州刺史,给鼓吹一部。续多聚马仗,畜养骁雄,金帛内盈,仓廪外实。 四年,迁安北将军。大同元年,为使持节、都督江州诸军事、安南将军、江州刺史。 三年,征为护军将军、领石头戍军事。五年,为骠骑将军、开府仪同三司。又出为 使持节、都督荆、郢、司、雍、南、北秦、梁、巴、华九州诸军事、荆州刺史。中 大同二年,薨于州,时年四十四。赠司空、散骑常侍、骠骑大将军,鼓吹一部,谥 曰威。长子安嗣。
邵陵携王纶,字世调,高祖第六子也。少聪颖,博学善属文,尤工尺牍。天监 十三年,封邵陵郡王,邑二千户。出为宁远将军、琅邪、彭城二郡太守,迁轻车将 军、会稽太守。十八年,征为信威将军。普通元年,领石头戍军事,寻为江州刺史。 五年,以西中郎将权摄南兗州,坐事免官夺爵。七年,拜侍中。大通元年,复封爵, 寻加信威将军,置佐史。中大通元年,为丹阳尹。四年,为侍中、宣惠将军、扬州 刺史。以侵渔细民,少府丞何智通以事启闻,纶知之,令客戴子高于都巷刺杀之。 智通子诉于阙下,高祖令围纶第,捕子高,纶匿之,竟不出。坐免为庶人。顷之, 复封爵。大同元年,为侍中、云麾将军。七年,出为使持节、都督郢、定、霍、司 四州诸军事、平西将军、郢州刺史,迁为安前将军、丹阳尹。中大同元年,出为镇 东将军、南徐州刺史。
太清二年,进位中卫将军、开府仪同三司。侯景构逆,加征讨大都督,率众讨 景。将发,高祖诫曰:“侯景小竖,颇习行阵,未可以一战即殄,当以岁月图之。” 纶次钟离,景已度采石。纶乃昼夜兼道,游军入赴。济江中流,风起,人马溺者十 一二。遂率宁远将军西豊公大春、新淦公大成等,步骑三万,发自京口。将军赵伯 超曰:“若从黄城大道,必与贼遇,不如径路直指钟山,出其不意。”纶从之。众 军奄至,贼徒大骇,分为三道攻纶,纶与战,大破之,斩首千余级。翌日,贼又来 攻,相持日晚,贼稍引却,南安侯骏以数十骑驰之。贼回拒骏,骏部乱。贼因逼大 军,军遂溃。纶至钟山,众裁千人,贼围之,战又败,乃奔还京口。
三年春,纶复与东扬州刺史大连等入援,至于骠骑洲。进位司空。台城陷,奔 禹穴。大宝元年,纶至郢州,刺史南平王恪让州于纶,纶不受,乃上纶为假黄钺、 都督中外诸军事。纶于是置百官,改厅事为正阳殿。数有灾怪,纶甚恶之。时元帝 围河东王誉于长沙既久,内外断绝,纶闻其急,欲往救之,为军粮不继,遂止。乃 与世祖书曰:
伏以先朝圣德,孝治天下,九亲雍睦,四表无怨,诚为国政,实亦家风。唯余 与尔,同奉神训,宜敦旨喻,共承无改。且道之斯美,以和为贵,况天时地利,不 及人和,岂可手足肱支,自相屠害。日者闻誉专情失训,以幼陵长,湘、峡之内, 遂至交锋。方等身遇乱兵,毙于行阵,殒于吴局。方此非冤,闻问号怛,惟增摧愤, 念以兼悼,当何可称。吾在州所居遥隔,虽知其状,未喻所然。及届此籓,备加觌 访,咸云誉应接多替,兵粮闭壅;弟教亦不悛,故兴师以伐。誉未识大体,意断所 行,虽存急难,岂知窃思。不能礼争,复以兵来。萧墙兴变,体亲成敌,一朝至此, 能不鸣呼。既有书问,云雨传流,噂沓其间,委悉无因详究。
方今社稷危耻,创巨痛深,人非禽虫,在知君父。即日大敌犹强,天仇未雪, 余尔昆季,在外三人,如不匡难,安用臣子。唯应剖心尝胆,泣血枕戈,感誓苍穹, 凭灵宗祀,昼谋夕计,共思匡复。至于其余小忿,或宜宽贷。诚复子憾须臾,将奈 国冤未逞。正当轻重相推,小大易夺,遣无益之情,割下流之悼,弘豁以理,通识 勉之。今已丧钟山,复诛犹子,将非扬汤止沸,吞冰疗寒。若以誉之无道,近远同 疾,弟复效尤,攸非独罪。幸宽于众议,忍以事宁。如使外寇未除,家祸仍构,料 今访古,未或弗亡。
夫征战之理,义在克胜;至于骨肉之战,愈胜愈酷,捷则非功,败则有丧,劳 兵损义,亏失多矣。侯景之军所以未窥江外者,正为籓屏盘固,宗镇强密。若自相 鱼肉,是代景行师。景便不劳兵力,坐致成效,丑徒闻此,何快如之!又庄铁小竖 作乱,久挟观宁、怀安二侯,以为名号,当阳有事克掣,殊废备境。第闻征伐,复 致分兵,便是自于瓜州至于湘、雍,莫非战地,悉以劳师。侯景卒承虚藉衅,浮江 豕突,岂不表裹成虞,首尾难救?可为寒心,其事已切。弟若苦陷洞庭,兵戈不戢, 雍州疑迫,何以自安?必引进魏军,以求形援。侯景事等内痈,西秦外同瘤肿。直 置关中,已为咽气,况复贪狼难测,势必侵吞。弟若不安,家国去矣。吾非有深鉴, 独能弘理,正是采藉风谣,博参物论,咸以为疑,皆欲解体故耳。
自我国五十许年,恩格玄穹,德弥赤县,虽有逆难,未乱邕熙。溥天率土,忠 臣愤慨,比屋罹祸,忠义奋发,无不抱甲负戈,冲冠裂眦,咸欲事刂刃于侯景腹中, 所须兵主唱耳。今人皆乐死,赴者如流。弟英略振远,雄伯当代,唯德唯艺,资文 资武,拯溺济难,朝野咸属,一匡九合,非弟而谁?岂得自违物望,致招群!其 间患难,具如所陈。斯理皎然,无劳请箸;验之以实,宁须确引。吾所以间关险道, 出自东川,政谓上游诸籓,必连师狎至,庶以残命,预在行间;及到九江,安北兄 遂溯流更上,全由饩馈悬断,卒食半菽,阻以菜色,无因进取。侯景方延假息,复 缓诛刑,信增号愤,启处无地。计潇湘谷粟,犹当红委,若阻弟严兵,唯事交切, 至于运转,恐无暇发遣。即日万心慊望,唯在民天,若遂等西河,时事殆矣!必希 令弟豁照兹途,解汨川之围,存社稷之计,使其运输粮储,应赡军旅,庶协力一举, 指日宁泰。宗庙重安,天下清复,推弟之功,岂非幸甚。吾才懦兵寡,安能为役, 所寄令弟,庶得申情,朝闻夕死,万殒何恨。聊陈闻见,幸无怪焉。临纸号迷,诸 失次绪。
世祖复书,陈河东有罪,不可解围之状。纶省书流涕曰:“天下之事,一至于 斯!”左右闻之,莫不掩泣。于是大修器甲,将讨侯景。元帝闻其强盛,乃遣王僧 辩帅舟师一万以逼纶,纶将刘龙武等降僧辩,纶军溃,遂与子踬等十余人轻舟走武 昌。
时纶长史韦质、司马姜律先在于外,闻纶败,驰往迎之。于是复收散卒,屯于 齐昌郡,将引魏军共攻南阳。侯景将任约闻之,使铁骑二百袭纶,纶无备,又败走 定州。定州刺史田龙祖迎纶,纶以龙祖荆镇所任,惧为所执,复归齐昌。行至汝南, 西魏所署汝南城主李素者,纶之故吏,闻纶败,开城纳之。纶乃修浚城池,收集士 卒,将攻竟陵。西魏安州刺史马岫闻之,报于西魏,西魏遣大将军杨忠、仪同侯几 通率众赴焉。二年二月,忠等至于汝南,纶婴城自守。会天寒大雪,忠等攻不能克, 死者甚众。后李素中流矢卒,城乃陷。忠等执纶,纶不为屈,遂害之。投于江岸, 经日颜色不变,鸟兽莫敢近焉。时年三十三。百姓怜之,为立祠庙,后世祖追谥曰 携。
长子坚,字长白。大同元年,以例封汝南侯,邑五百户。亦善草隶,性颇庸短。 侯景围城,坚屯太阳门,终日蒲饮,不抚军政。吏士有功,未尝申理,疫疠所加, 亦不存恤,士咸愤怨。太清三年三月,坚书佐董勋华、白昙朗等以绳引贼登楼,城 遂陷,坚遇害。
弟确,字仲正。少骁勇,有文才。大同二年,封为正阶侯,邑五百户,后徙封 永安。常在第中习骑射,学兵法,时人皆以为狂。左右或以进谏,确曰:“听吾为 国家破贼,使汝知之。”除秘书丞,太子中舍人。
钟山之役,确苦战,所向披靡,群虏惮之。确每临阵对敌,意气详赡。带甲据 鞍,自朝及夕,驰骤往反,不以为劳,诸将服其壮勇。及侯景乞盟,确在外,虑为 后患,启求召确入城。诏乃召确为南中郎将、广州刺史,增封二千户。确知此盟多 贰,城必沦没,因欲南奔。携王闻之,逼确使入,确犹不肯。携王流涕谓曰:“汝 欲反邪!”时台使周石珍在坐,确谓石珍曰:“侯景虽云欲去,而不解长围,以意 而推,其事可见。今召我入,未见其益也。”石珍曰:“敕旨如此,侯岂得辞?” 确执意犹坚,携王大怒,谓赵伯超曰:“谯州,卿为我斩之,当赉首赴阙。”伯超 挥刃眄确曰:“我识君耳,刀岂识君?”确于是流涕而出,遂入城。及景背盟复围 城,城陷,确排闼入,启高祖曰:“城已陷矣。”高祖曰:“犹可一战不?”对曰: “不可。臣向者亲格战,势不能禁,自缒下城,仅得至此。”高祖叹曰:“自我得 之,自我失之,亦复何恨。”乃使确为慰劳文。
确既出见景,景爱其膂力,恒令在左右。后从景行,见天上飞鸢,群虏争射不 中,确射之,应弦而落。贼徒忿嫉,咸劝除之。先是携王遣人密导确,确谓使者曰: “侯景轻佻,可一夫力致,确不惜死,正欲手刃之;但未得其便耳。卿还启家王, 愿勿以为念也。”事未遂而为贼所害。
史臣曰:自周、汉广树籓屏,固本深根;高祖之封建,将遵古制也。南康、庐 陵并以宗室之贵,据磐石之重,绩以孝著,续以勇闻。纶聪警有才学,性险躁,屡 以罪黜,及太清之乱,忠孝独存,斯可嘉矣。
『上一章』『梁书章节目录』 『下一章』
梁书 列传卷二十九译文
高祖有八个儿子:丁贵嫔生昭明太子统、太宗简文皇帝、庐陵威王续,阮脩容生世祖孝元皇童,吴淑媛生豫章王综,董淑仪生南康简王绩,丁充华生邵陵携王纶,葛修容生武陵王纪。蕉钟及芦起另有传。南…详情
相关翻译
相关赏析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(或整理自网络),部分原作者已无法考证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。古诗词文学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,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。
转载请注明:原文链接 | http://www.gushiciwenxue.com/bookview/6905.html
热门诗词
- 木兰花慢(为静春赋) [张炎]
- 伊洲三台(丹桂) [赵师侠]
- 【越调】寨儿令_湖上锦制屏 [任昱]
- 安阳好(九之三) [王安中]
- 【南吕】一枝花_咏惜花春起 [高秀文]
- 哭悼朝贤 [虚中]
- 踏莎行(情似游丝) [周紫芝]
古文典籍
- 「诗经」
- 「论语」
- 「史记」
- 「周易」
- 「易传」
- 「左传」
- 「大学」
- 「中庸」
- 「尚书」
- 「礼记」
- 「周礼」
- 「孟子」
- 「老子」
- 「吴子」
- 「荀子」
- 「庄子」
- 「墨子」
- 「管子」
- 「列子」
- 「宋书」
- 「汉书」
- 「晋书」
- 「素书」
- 「仪礼」
- 「周书」
- 「梁书」
- 「隋书」
- 「陈书」
- 「魏书」
- 「孝经」
- 「将苑」
- 「南齐书」
- 「北齐书」
- 「新唐书」
- 「后汉书」
- 「南史」
- 「司马法」
- 「水经注」
- 「商君书」
- 「尉缭子」
- 「北史」
- 「逸周书」
- 「旧唐书」
- 「三字经」
- 「淮南子」
- 「六韬」
- 「鬼谷子」
- 「三国志」
- 「千字文」
- 「伤寒论」
- 「反经」
- 「百家姓」
- 「菜根谭」
- 「弟子规」
- 「金刚经」
- 「论衡」
- 「韩非子」
- 「山海经」
- 「战国策」
- 「地藏经」
- 「冰鉴」
- 「围炉夜话」
- 「六祖坛经」
- 「睡虎地秦墓竹简」
- 「资治通鉴」
- 「续资治通鉴」
- 「梦溪笔谈」
- 「旧五代史」
- 「文昌孝经」
- 「四十二章经」
- 「吕氏春秋」
- 「了凡四训」
- 「三十六计」
- 「徐霞客游记」
- 「黄帝内经」
- 「黄帝四经」
- 「孙子兵法」
- 「孙膑兵法」
- 「本草纲目」
- 「孔子家语」
- 「世说新语」
- 「贞观政要」
- 「颜氏家训」
- 「容斋随笔」
- 「文心雕龙」
- 「农桑辑要」
- 「搜神记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