旧五代史_后唐列传二十一部分译文
-
查阅典籍:《旧五代史》——「旧五代史·后唐列传二十一」原文
王正言,郓州人。父亲王志,任济阴令。王正言早年丧父贫穷,跟从和尚学佛,擅长写诗,密州刺史贺德伦令他还俗,担任郡职。贺德伦镇守青州,推举他为推官,贺德伦移镇魏州后,王正言改任观察判官。庄宗平定魏博后,王正言仍任旧职,小心谨慎,和别人不相竞争。曾被同事司空廷页凌辱,王正言委屈忍受。司空廷页被杀,王正言代替他为节度判官。同光初年,守户部尚书、兴唐尹。
这时孔谦任租庸副使,常畏惧张宪正直刚强,不想让他任租庸正使,便对枢密使郭崇韬说要他把张宪留在魏州,请宰相豆卢革主管租庸。没多久,又以卢质代替豆卢革。孔谦说“:钱谷是繁重事务,而宰相豆卢革事情多,恐怕簿册账本会没时间处理而耽误了。”又说“:卢质主管二天,租庸就借了官钱,都不可任用。”心想郭崇韬一定会要自己做租庸正使,因当时舆论不同意而作罢,孔谦沮丧了好长时间。李绍宏说“:租庸是国家的根本,都称它是招积怨恨的地方,只有张宪才能称正职。”当天就征召张宪。而孔谦、段..对郭崇韬说:“租庸虽然重要,在侍中眼前只要有一人充当此职就可以了。魏博六州户口占天下一半,王正言操守有余,智力不足,如果在朝任租庸使,还能与别人共同谋划,如果独自治理一方,就不行了。张宪才能器量都兼备,适合在魏州独当一面。”郭崇韬便奏报要张宪留守魏州,征王正言为租庸使。王正言任职后,只是点头同意而已,权力掌握在孔谦手中。王正言耐不住繁杂事物,簿册成堆,遇事容易忘,舆论认为他不适合任此职,就以孔谦代替他,王正言守礼部尚书。
同光三年(925)冬天,王正言代替张宪任兴唐尹,留守邺都。这时武德使史彦琼监守邺都,钱物出纳,兵马设置,都由史彦琼决定,将佐官吏都由他任意指使,王正言不能用方法引导他,只是随从听命。到这时,贝州驻兵叛乱,进入魏州,史彦琼望风而逃,乱兵劫掠街市。王正言催促赶快叫书吏写奏章,家里人说:“贼兵已杀人放火,都城已被攻陷,还有什么上奏的!”这一天,王正言带着各位僚佐谒见赵在礼,望着地下再拜请罪。赵在礼说:“尚书您德高望重,不要自己太卑屈了,我受国恩,与您共事,只不过是思乡的众兵逼迫您罢了。”因而也拜王正言,厚言抚慰。明宗即位,王正言请求任平卢军行军司马,明宗即授给他这个职务,王正言在任期间去世。
张宪,字允中,晋阳人,世以军功为牙校。宪始童丱,喜儒学,励志横经,不 舍昼夜。太原地雄边服,人多尚武,耻于学业,惟宪与里人药纵之精力游学,弱冠 尽通诸经,尤精《左传》。尝袖行所业,谒判官李袭吉,一见欣叹。既辞,谓宪曰: “子勉之,将来必成佳器。”石州刺史杨守业喜聚书,以家书示之,闻见日博。
庄宗为行军司马,广延髦俊,素知宪名,令硃守殷赍书币延之。岁余,释褐交 城令,秩满,庄宗嗣世,补太原府司录参军。时霸府初开,幕客马郁、王缄,燕中 名士,尽与之游。十二年,庄宗平河朔,念籓邸之旧,征赴行台。十三年,授监察, 赐绯,署魏博推官,自是恆簪笔扈从。十五年,王师战胡柳,周德威军不利,宪与 同列奔马北渡;梁军急追,殆将不济。至晚渡河,人皆陷水而没,宪与从子朗履冰 而行;将及岸,冰陷,朗泣,以马箠引之,宪曰:“吾兒去矣,勿使俱陷。”朗曰: “忍季父如此,俱死无恨。”朗偃伏引箠,宪跃身而出。是夜,庄宗令于军中求宪, 或曰:“与王缄俱殁矣!”庄宗垂涕求尸,数日,闻其免也,遣使慰劳。寻改掌书 记、水部郎中,赐金紫,历魏博观察判官。从讨张文礼,镇州平,授魏、博、镇、 冀十郡观察判官,改考功郎中,兼御史中丞,权镇州留事。庄宗即位,诏还魏都, 授尚书工部侍郎,充租庸使。八月,改刑部侍郎,判吏部铨,兼太清宫副使。庄宗 迁洛阳,以宪检校吏部尚书、兴唐尹、东京副留守,知留守事。宪学识优深,尤精 吏道,剖析听断,人不敢欺。
三年春,车驾幸鄴,时易定王都来朝,宴于行宫,将击鞠。初,庄宗行即位之 礼,卜鞠场吉,因筑坛于其间,至是诏毁之。宪奏曰;“即位坛是陛下祭接天神受 命之所,自风燥雨濡之外,不可辄毁,亦不可修。魏繁阳之坛,汉汜水之单,到 今犹有兆象。存而不毁,古之道也。”即命治之于宫西。数日,未成。会宪以公事 获谪,阁门待罪,上怒,戒有司速治行宫之庭,碍事者毕去,竟毁即位坛。宪私谓 郭崇韬曰;“不祥之甚,忽其本也。”
秋,崇韬将兵征蜀,以手书告宪曰:“允中避事久矣,余受命西征,已奏还公 黄阁。”宪报曰:“庖人之代尸祝,所谓非吾事也。”时枢密承旨段徊当权任事, 以宪从龙旧望,不欲宪在朝廷。会孟知祥镇蜀川,选北京留守,徊扬言曰:“北门, 国家根本,非重德不可轻授;今之取才,非宪不可。”趋时者因附徊势,巧中伤之。 又曰:“宪有相业,然国祚中兴,宰相在天子面前,得失可以改作;一方之事,制 在一人,惟北面事重。”十一月,授宪银青光禄大夫、检校吏部尚书、太原尹、北 京留守,知府事。
四年二月,赵在礼入魏州。时宪家属在魏,关东俶扰,在礼善待其家,遣人赍 书至太原诱宪。宪斩其使,书不发函而奏。既而明宗为兵众所劫,诸军离散,地远 不知事实,或谓宪曰:“蜀军未至,洛阳窘急,总管又失兵权,制在诸军之手,又 闻河朔推戴,事若实然,或可济否?”宪曰:“治乱之机,间不容发,以愚所断, 事未可知。愚闻药纵之言,总管德量仁厚,素得士心,余勿多言,志此而已。”四 月五日,李存渥自洛阳至,口传庄宗命,并无书诏,惟云天子授以只箭,传之为信。 众心惑之,时事莫测。左右献画曰:“存渥所乘马,已戢其饰,复召人谋事,必行 阴祸,因欲据城。宁我负人,宜早为之所,但戮吕、郑二宦,且系存渥,徐观其变, 事万全矣。”宪良久曰:“吾本书生,无军功而致身及此,一旦自布衣而纡金紫, 向来仕宦非出他门,此画非吾心也。事苟不济,以身徇义。”《东都事略·张昭传》: 昭劝宪奉表明宗以劝进,宪曰:“吾书生也,天子委以保厘之任,吾岂苟生者乎!” 昭曰:“此古之大节,公能行之,忠臣也。”宪既死,论者以昭能成宪之节。翌日, 符彦超诛吕、郑,军城大乱,燔剽达曙。宪初闻有变,出奔沂州。既而有司纠其委 城之罪,四月二十四日,赐死于晋阳之千佛院。幼子凝随父走,亦为收者加害。明 宗郊礼大赦,有司请昭雪,从之。宪沈静寡欲,喜聚图书,家书五千卷,视事之余, 手自刊校。善弹琴,不饮酒,宾僚宴语,但论文啸咏而已,士友重之。
宪长子守素,仕晋,位至尚书。
王正言,郓州人。父志,济阴令。正言早孤贫,从沙门学,工诗,密州刺史贺 德伦令归俗,署郡职。德伦镇青州,表为推官;移镇魏州,改观察判官。庄宗平定 魏博,正言仍旧职任,小心端慎,与物无竞。尝为同职司空颋所凌,正言降心下之。 颋诛,代为节度判官。同光初,守户部尚书、兴唐尹。时孔谦为租庸副使,常畏张 宪挺特,不欲其领使,乃白郭崇韬留宪于魏州,请宰相豆卢革判租庸。未几,复以 卢质代之。孔谦白云:“钱谷重务,宰相事多,簿籍留滞。”又云:“卢质判二日, 便借官钱,皆不可任。”意谓崇韬必令己代其任,时物议未允而止,谦沮丧久之。 李绍宏曰:“邦计国本,时号怨府,非张宪不称职。”即日征之。孔谦、段徊白崇 韬曰:“邦计虽重,在侍中眼前,但得一人为使即可。魏博六州户口,天下之半, 王正言操守有余,智力不足,若朝廷任使,庶几与人共事;若专制方隅,未见其可。 张宪才器兼济,宜以委之。”崇韬即奏宪留守魏州,征王正言为租庸使。正言在职, 主诺而已,权柄出于孔谦。正言不耐繁浩,簿领纵横,触事遗忘,物论以为不可, 即以孔谦代之,正言守礼部尚书。
三年冬,代张宪为兴唐尹,留守鄴都。时武德使史彦琼,监守鄴都,廪帑出纳, 兵马制置,皆出彦琼,将佐官吏,颐指气使,正言不能以道御之,但趑趄听命。至 是,贝州戍兵乱,入魏州,彦琼望风败走,乱兵剽劫坊市。正言促召书吏写奏章, 家人曰:“贼已杀人纵火,都城已陷,何奏之有。”是日,正言引诸僚佐谒赵在礼, 《通鉴》:正言索马,不能得,乃帅僚佐步出府门谒在礼。望尘再拜请罪。在礼曰: “尚书重德,勿自卑屈,余受国恩,与尚书共事,但思归之众,仓卒见迫耳。”因 拜正言,厚加慰抚。明宗即位,正言求为平卢军行军司马,因以授之,竟卒于任。
胡装,礼部尚书曾之孙。汴将杨师厚之镇魏州,装与副使李嗣业有旧,因往依 之,荐授贵乡令。及张彦之乱,嗣业遇害,装罢秩,客于魏州。庄宗初至,装谒见, 求假官,司空颋以其居官贪浊,不得调者久之。十三年,庄宗还太原,装候于离亭; 谒者不内,乃排闼而入,曰:“臣本朝公卿子孙,从兵至此。殿下比袭唐祚,勤求 英俊,以壮霸图。臣虽不才,比于进九九,纳竖刁、头须,亦所庶几。而羁旅累年, 执事者不垂顾录,臣不能赴海触树,走胡适越,今日归死于殿下也!”庄宗愕然曰: “孤未之知,何至如是!”赐酒食慰遣之,谓郭崇韬曰:“便与拟议。”是岁,署 馆驿巡官。未几,授监察御史里行,迁节度巡官,赐绯鱼袋;寻历推官、检校员外 郎。装学书无师法,工诗非作者,僻于题壁,所至宫亭寺观,必书爵里,人或讥之, 不以为愧。时四镇幕宾皆金紫,装独耻银艾。十七年,庄宗自魏州之德胜,与宾僚 城楼饯别,既而群僚离席,装独留,献诗三篇,意在章服。庄宗举大钟属装曰: “员外能釂此乎?”装饮酒素少,略无难色,为之一举而釂,庄宗即解紫袍赐之。 同光初,以装为给事中,从幸洛阳。时连年大水,百官多窘,装求为襄州副使。四 年,洛阳变扰,节度使刘训以私忿族装,诬奏云装欲谋乱,人士冤之。
崔贻孙,《新唐书·宰相世系表》:贻孙字伯垂。祖元亮,左散骑常侍。《世 系表》:元亮,字晦孙,虢州刺史。父刍言,潞州判官。贻孙以门族登进士第,以 监察升朝,历清资美职。及为省郎,使于江南回,以橐装营别墅于汉上之谷城,退 居自奉。清江之上,绿竹遍野,狭径浓密,维舟曲岸,人莫造焉,时人甚高之。及 李振贬均州,贻孙曲奉之。振入朝,贻孙累迁丞郎。同光初,除吏部侍郎,铨选疏 谬,贬官塞地,驰驿至潞州,致书于府帅孔勍曰:“十五年谷城山里,自谓逸人; 二千里沙塞途中,今为逐客。”勍以其年八十,奏留府下。明年,量移泽州司马, 遇赦还京。宰相郑珏以姻戚之分,复拟吏部侍郎,天官任重,昏耄罔知,后迁礼部 尚书,致仕而卒。《北梦琐言》:崔贻孙年过八十,求进不休,囊橐之资,素有贮 积,性好干人,喜得小惠。有子三人,自贻孙左降之后,各于旧业争分其利,甘旨 医药,莫有奉者。贻孙以书责之云:“生有明君宰相,死有天曹地府,吾虽考终, 岂放汝耶!”
孟鹄,魏州人。庄宗初定魏博,选干吏以计兵赋,以鹄为度支孔目官。明宗时, 为邢洺节度使,每曲意承迎,明宗甚德之。及孔谦专典军赋,徵督苛急,明宗尝切 齿。及即位,鹄自租庸勾官擢为客省副使、枢密承旨,迁三司副使,出为相州刺史。 会范延光再迁枢密,乃征鹄为三司使。初,鹄有计画之能,及专掌邦赋,操割依违, 名誉顿减。期年发疾,求外任,仍授许州节度使。谢恩退,帝目送之,顾为侍臣曰: “孟鹄掌三司几年,得至方镇?”范延光奏曰:“鹄于同光世已为三司勾官,天成 初为三司副使,出刺相州,入判三司又二年。”帝曰:“鹄以干事,遽至方镇,争 不勉旃。”鹄与延光俱魏人,厚相结托,暨延光掌枢务,援引判三司,又致节钺, 明宗知之,故以此言讥之。到任未周岁,卒。赠太傅。
孙岳,冀州人也。强干有才用,历府卫右职。天成中,为颍耀二州刺史、阆州 团练使,所至称治,迁凤州节度使。受代归京,秦王从荣欲以岳为元帅府都押衙, 事未行,冯赟举为三司使,时预密谋。硃、冯患从荣之恣横,岳曾极言其祸之端, 康义诚闻之不悦。及从荣败,义诚召岳同至河南府检阅府藏。时纷扰未定,义诚密 遣骑士射之,岳走至通利坊,为骑士所害,识与不识皆痛之。
子琏,历诸卫将军、籓阃节度副使。
张延朗,汴州开封人也。事梁,以租庸吏为郓州粮料使。明宗克郓州,得延朗, 复以为粮料使,后徙镇宣武、成德,以为元从孔目官。长兴元年,始置三司使,拜 延朗特进、工部尚书,充诸道盐铁转运等使,兼判户部度支事,诏以延朗充三司使。 末帝即位,授礼部尚书,兼中书侍郎、平章事、判三司。延朗再上表辞曰:
臣滥承雨露,擢处钧衡,兼叨选部之衔,仍掌计司之重。况中省文章之地,洪 炉陶铸之门,臣自揣量,何以当处。是以继陈章表,叠贡情诚,乞请睿恩,免贻朝 论。岂谓御批累降,圣旨不移,决以此官,委臣非器,所以强收涕泗,勉遏怔忪, 重思事上之门,细料尽忠之路。窃以位高则危至,宠极则谤生,君臣莫保于初终, 分义难防于毁誉。臣若保兹重任,忘彼至公,徇情而以免是非,偷安而以固富贵, 则内欺心腑,外负圣朝,何以报君父之大恩,望子孙之延庆。臣若但行王道,惟守 国章,任人必取当才,决事须依正理,确违形势,坚塞幸门,则可以振举宏纲,弥 缝大化,助陛下含容之泽,彰国家至理之风,然而谗邪者必起憾词,憎嫉者宁无谤 议,或虑至尊未悉,群谤难明,不更拔本寻源,便俟甘瑕受玷,臣心可忍,臣耻可 消。只恐山林草泽之人,称量圣制;冠履轩裳之士,轻慢朝廷。
臣又以国计一司,掌其经费,利权二务,职在捃收。将欲养四海之贫民,无过 薄赋;赡六军之劲士,又藉丰储。利害相随,取与难酌,若使罄山采木,竭泽求鱼, 则地官之教化不行,国本之伤残益甚,取怨黔首,是黩皇风。况诸道所征赋租,虽 多数额,时逢水旱,或遇虫霜,其间则有减无添,所在又申逃系欠。乃至军储官俸, 常汲汲于供须;夏税秋租,每悬悬于继续。况今内外仓库,多是罄空;远近生民, 或闻饥歉。伏惟朝廷尚添军额,更益师徒,非时之博籴难为,异日之区分转大。窃 虑年支有阙,国计可忧。望陛下节例外之破除,放诸项以俭省,不添冗食,且止新 兵,务急去繁,以宽经费,减奢从俭,渐俟丰盈,则屈者知恩,叛者从化,弭兵有 日,富俗可期。
臣又闻治民尚清,为政务易,易则烦苛并去,清则偏党无施。若择其良牧,委 在正人,则境内蒸黎,必获苏息,官中仓库,亦绝侵欺。伏望诫见在之处官,无乖 抚俗;择将来之莅事,更审求贤。傥一一得人,则农无所苦;人人致理,则国复何 忧。但奉公善政者,不惜重酬;昧理无功者,勿颁厚俸。益彰有道,兼绝徇情。伏 望陛下,念臣布露之前言,闵臣惊忧于后患,察臣愚直,杜彼谗邪,臣即但副天心, 不防人口,庶几万一,仰答圣明。
末帝优诏答之,召于便殿,谓之曰:“卿所论奏,深中时病,形之切言,颇救 朕失。国计事重,日得商量,无劳过虑也。”延朗不得已而承命。
延朗有心计,善理繁剧。晋高祖在太原,朝廷猜忌,不欲令有积聚,系官财货 留使之外,延朗悉遣取之,晋高祖深衔其事。及晋阳起兵,末帝议亲征,然亦采浮 论,不能果决;延朗独排众议,请末帝北行,识者韪之。晋高祖入洛,送台狱以诛 之。其后以选求计使,难得其人,甚追悔焉。
刘延皓,应州浑元人。祖建立,父茂成,皆以军功推为边将。延皓即刘后之弟 也。末帝镇凤翔,署延皓元随都校,奏加检校户部尚书。清泰元年,除宫苑使,加 检校司空。俄改宣徽南院使、检校司徒。二年,迁枢密使、太保,出为鄴都留守、 检校太傅。延皓御军失政,为屯将张令昭所逐,出奔相州,寻诏停所任。及晋高祖 入洛,延皓逃匿龙门广化寺,数日,自经而死。延皓始以后戚自籓邸出入左右,甚 以温厚见称,故末帝嗣位之后,委居近密。及出镇大名,而所执一变,掠人财贿, 纳人园宅,聚歌僮为长夜之饮,而三军所给不时,内外怨之,因为令昭所逐。时执 政以延皓失守,请举旧章,末帝以刘后内政之故,止从罢免而已,由是清泰之政弊 矣。
刘延朗,宋州虞城人也。末帝镇河中时,为郓城马步都虞候,后纳为腹心。及 镇凤翔,署为孔目吏。末帝将图起义,为捍御之备,延朗计公私粟帛,以赡其急。 及西师纳降,末帝赴洛,皆无所阙焉,末帝甚赏之。清泰初,除宣徽北院使,俄以 刘延皓守鄴,改副枢密使,累官至检校太傅。时房皓为枢密使,但高枕闲眠,启奏 除授,一归延朗,由是得志。凡籓侯郡牧,自外入者,必先赂延朗,后议进贡,赂 厚者先居内地,赂薄者晚出边籓,故诸将屡有怨讪,末帝不能察之。及晋高祖入洛, 延朗将窜于南山,与从者数辈,过其私第,指而叹曰:“我有钱三十万贯聚于此, 不知为何人所得。”其愚暗如此。寻捕而杀之。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(或整理自网络),部分原作者已无法考证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。古诗词文学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,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。
转载请注明:原文链接 | http://www.gushiciwenxue.com/wenzhang/18169.html
古文典籍
- 「诗经」
- 「论语」
- 「史记」
- 「周易」
- 「易传」
- 「左传」
- 「大学」
- 「中庸」
- 「尚书」
- 「礼记」
- 「周礼」
- 「孟子」
- 「老子」
- 「吴子」
- 「荀子」
- 「庄子」
- 「墨子」
- 「管子」
- 「列子」
- 「宋书」
- 「汉书」
- 「晋书」
- 「素书」
- 「仪礼」
- 「周书」
- 「梁书」
- 「隋书」
- 「陈书」
- 「魏书」
- 「孝经」
- 「将苑」
- 「南齐书」
- 「北齐书」
- 「新唐书」
- 「后汉书」
- 「南史」
- 「司马法」
- 「水经注」
- 「商君书」
- 「尉缭子」
- 「北史」
- 「逸周书」
- 「旧唐书」
- 「三字经」
- 「淮南子」
- 「六韬」
- 「鬼谷子」
- 「三国志」
- 「千字文」
- 「伤寒论」
- 「反经」
- 「百家姓」
- 「菜根谭」
- 「弟子规」
- 「金刚经」
- 「论衡」
- 「韩非子」
- 「山海经」
- 「战国策」
- 「地藏经」
- 「冰鉴」
- 「围炉夜话」
- 「六祖坛经」
- 「睡虎地秦墓竹简」
- 「资治通鉴」
- 「续资治通鉴」
- 「梦溪笔谈」
- 「旧五代史」
- 「文昌孝经」
- 「四十二章经」
- 「吕氏春秋」
- 「了凡四训」
- 「三十六计」
- 「徐霞客游记」
- 「黄帝内经」
- 「黄帝四经」
- 「孙子兵法」
- 「孙膑兵法」
- 「本草纲目」
- 「孔子家语」
- 「世说新语」
- 「贞观政要」
- 「颜氏家训」
- 「容斋随笔」
- 「文心雕龙」
- 「农桑辑要」
- 「搜神记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