伤寒论_辨阳明病脉证并治法译文
-
查阅典籍:《伤寒论》——「伤寒论·辨阳明病脉证并治法」原文
问:有太阳阳明、有正阳阳明、有少阳阳明三种不同的病症,各是指的什么?答:太阳阳明证,就是指脾约证,即胃燥津伤而引起的便秘证。正阳阳明,就是指胃家实证,即肠胃燥热积滞成实证。少阳阳明,是指误用发汗、利小便之法,损伤津液,导致津枯肠燥而成实,形成大便难以解出的病症。
阳明病的主要病变特征,是胃肠燥热实。
问:阳明病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呢?答:患太阳表证,如果发汗太过,或误用攻下,或误用利小便之法,导致津液损伤,肠胃干燥,病邪因而传入阳明,出现不解大便、肠胃燥结成实、大便困难的,这就叫阳明病。
问:阳明病外在症候表现怎么样?答:是身体发热,自汗,不怕冷,反而怕热。
问:有这种情况,在刚患阳明病的第一天,出现不发热而怕冷的,是为什么呢?答:虽然是阳明病开始的第一天,这种怕冷也会自行停止,旋继出现自汗而怕热的症候表现。
问:怕冷为什么会自行停止呢?答:这是因为,阳明在方位上居于中央而隶属于土,就象万物归土一样,六经之邪,均可传入阳明,而很少再传入其他经,同时,阳明主燥土,邪传阳明,多从燥热而化。由于邪从燥化,燥热势必会很快显露于外,所以在阳明病刚开始的时候虽然会出现短暂怕冷的症状,第二天就会自行停止,这就是阳明病的特征。
本来属太阳病,在刚起病的时候,使用了发汗的方法,由于汗出不透彻,因而导致邪气内传阳明。患外感病,症见发热无汗、呕吐、不能进食,是伤寒邪热亢盛的表现,如果反而出现不断汗出的,是邪传阳明的标志。186、外感病的第三天,阳明病的脉象为大。
外感病,脉象浮而缓,手足温暖的,这是病属太阴。太阴寒湿内郁,病人身体应当发黄,如果小便通畅的,则湿有出路,就不会发黄;到了第七、八天,如果大便硬结的,则是湿邪化燥,已转成为阳明病。
患外感病,邪由其它经转属阳明的,病人就会出现不断汗出的症状。
阳明感受风邪,症见口苦,咽喉干燥,腹部胀满,微微气喘,发热怕冷,脉象浮紧的,不能攻下。如果误行攻下,就会使腹部胀满更加厉害,小便难以解出。
阳明病,如果能够饮食的,示胃中有热,能够消化水谷,这就叫中风;如果不能饮食的,示胃中虚寒,不能消化水谷,这就叫中寒。
阳明中寒证,不能饮食,小便不通畅,手足不断汗出的,这是将要形成固瘕的征兆,大便一定初出干硬,后见稀溏。之所以这样,是因为胃中寒冷,不能泌别水谷的缘故。
阳明病,初起病时想进食,小便反而不通畅,大便正常,病人骨关节疼痛,身上好象皮毛复盖一样有发热的感觉,忽然发狂的,这是水湿郁滞肌表的表现,如果全身畅汗而病解的,这是正与邪争,正能胜邪,邪随汗解的缘故,此时若见脉紧的,疾病就会痊愈。
阳明病将要解除的时间,多在下午3时到9时之间。
阳明中寒证,不能进食,如果误用苦寒药泻热,就会产生呃逆。之所以这样,是因为胃中虚寒的缘故。由于病人胃气本虚,又再用苦寒泻热,必使胃气更虚而产生呃逆的变证。
阳明病,脉象迟,饮食不能吃饱,如果饱食就会微感心烦、头目昏眩,小便必不通畅,腹部胀满,这是将要形成谷疸。用了泻下法治疗,而腹部胀满丝毫不减轻。究其原因,是因为病人脉迟,迟脉主寒,其证属寒湿内郁,所以攻下无效。
阳明病,本应当汗出多,却反而无汗,病人身痒好象虫在皮内爬行一样的,这是长期正气虚弱的缘故。
阳明病,若属实热证,应当汗多,现却反而无汗,并见小便通畅,是属阳明中寒证。病至二三日,出现呕吐、咳嗽、手足冷的,为寒邪上逆,一定会发头痛;如果不咳嗽,不呕吐,手足不冷的,为寒邪不上逆,就不会发头痛。
阳明病,头目昏眩,不怕冷,是属阳明中风证,所以能够饮食。如果出现咳嗽的,为热邪上攻,病人咽喉一定疼痛;如果不咳嗽的,则热邪不上攻,咽喉就不会疼痛。
阳明病,无汗,小便不通畅,心中烦闷至极的,是阳明湿热内郁,一定会出现肌肤发黄。
阳明病,误用火法治疗,火邪内迫,出现微微汗出,小便不通畅的,一定会出现肌肤发黄。
阳明病,脉象浮而紧的,主胃燥成实,所以一定会出现潮热定时发作;只见脉浮的,主邪热内盛、实邪未成,所以一定会出现盗汗。
阳明病,口中干燥,但只想用水漱口,却不想吞咽下去的,这是热在血分的表现,一定会出现衄血。
阳明病,本来就有自汗出,医生又重复发汗,疾病虽然得以解除,但还微感心烦不舒适的,这一定是大便干结坚硬的缘故。大便之所以干燥,是因为汗出过多,损伤津液,津液亏乏,肠中干燥所致。此时,应当询问病人一天解几次小便,如果原来为一天三四次,现在只有二次,就可以推知大便不久将要解出。究其原因,是因小便次数较原来减少,津液应当还于肠中,肠中津液势必增加,硬便得以濡润,则大便一定会很快解出。
伤寒病,呕吐剧烈的,虽然有阳明府实证,也不能用攻下法治疗。
阳明病,胃脘部痞满硬结的,不能用攻下法治疗。如果误用攻下,就会损伤脾胃而致腹泻。假如腹泻不停的,就有生命危险,假如腹泻停止的,疾病就会痊愈。
阳明病,满面通红的,不能用攻下法治疗。误用攻下就会产生发热、肌肤发黄、小便不通畅的变证。
阳明病,没有使用涌吐或泻下法治疗,外邪内入,化热化燥成实,而见心中烦躁不安的,可用调胃承气汤治疗。
调胃承气汤方
甘草二两,炙芒硝半升大黄四两,用陈米酒洗以上三味药,将大黄、甘草切细,加水三升,煎煮成一升,去掉药渣,再加入芒硝,然后放在小火上煮一、二开即可。一次温服,用来调和胃气。
阳明病,脉象迟,汗出而不怕冷,身体沉重,短气,腹部胀满,喘息,如果发潮热的,这是表证将要解除而里实已成,可以攻下里实;如果手足不断汗出的,这是大便已经硬结的标志,用大承气汤主治。如果汗出较多,轻微发热而怕冷的,这是表证未解,病人不发潮热,不能用承气汤攻下。如果腹部胀满厉害、大便不通的,可用小承气汤轻微泻下来和畅胃气,不可用峻泻药攻下。
大承气汤方
大黄四两,用酒洗厚朴半斤,炙,去皮枳实五枚,炙芒硝三合以上四味药,用水一斗,先加入厚朴、枳实煎煮至五升,去掉药渣,再加入大黄,煎煮成二升,去掉药渣,加入芒硝,然后放在小火上煮一、二开,分两次温服。服药后如果大便已通,停止再服剩余的药。
小承气汤方
大黄四两厚朴二两,炙,去皮枳实大的三个,炙以上三味药,用水四升,煎煮成一升二合,去掉药渣,分两次温服。服第一次药应当解大便,如果服药后大便不解,可将剩下的药服完,如果大便已通,不要再服剩下的药。
阳明病,发潮热,大便微有硬结的,为燥屎内阻、里实已成,可以用大承气汤攻下里实;如果大便不硬结的,是内无燥屎,不能用大承气汤。如果六七天不解大便,恐有燥屎内阻,预测的方法,可给予少量小承气汤。服药后如果屎气转动而放屁的,这是有燥屎的症象,才能够攻下;如果服药后不放屁的,则是大便初出硬结、后部稀溏,不能攻下,如果攻下就会形成腹部胀满,不能进食,甚至饮水就呃逆的变证。假如攻下后又出现发热的,这一定是燥屎复结,大便再次变硬而量较少,此时,应当用小承气汤和畅胃气而攻下。总而言之,如果服小承气汤不转屎气的,千万不能攻下。
谵语一般属实,郑声一般属虚。所谓郑声,是指语言重复、声低息微的症候。两眼直视谵语,并见喘喝胀满的,属于死候,并见下利的,也是死候。
发汗太过,或重复发汗,阳气大伤,出现谵语,脉象短的,属于死候;如果脉与证相应的,不属死候。
伤寒表证,误用吐法或下法之后,病仍然不解除,出现五六天甚至十余天不解大便,午后发潮热,不怕冷,谵言妄语,如见鬼神一样。病情严重的,就会出现神志昏糊、目不识人、两手无意识地乱摸衣被床帐、惊惕不安、微微喘息、两目直视,如果脉象弦的,尚有生机;如果脉象涩的,属于死候。如果病情较轻,只见发潮热、谵语等证,用大承气汤主治。服药后,如果大便已通的,应停止服剩下的药。
阳明病,病人汗出太多,导致津液外泄,肠中干燥,大便势必硬结;大便硬结,府气不通,浊邪上扰,则发生谵语,用小承气汤主治。如果服一次药谵语就停止的,就不要再服剩余的药。
阳明病,谵语,发潮热,脉象滑而疾的,用小承气汤主治。于是给病人服小承气汤一升,服药后腹中转矢气而放屁的,可以再服一升;服药后腹中不转矢气的,就不要再服。如果第二天又不解大便,脉象反见微弱而滞涩的,这是正气虚弱而实邪阻滞,正虚邪实,攻补两难,治疗十分棘手,不能再用承气汤了。
阳明病,谵语,发潮热,反而不能进食的,是肠中燥屎已成,宜用大承气汤攻下燥屎;如果尚能进食的,只是大便硬结,宜用小承气汤和畅胃气。
阳明病,经行下血而谵语的,这是热入血室,如果只见头部出汗的,可以针刺期门,以泻血室的实邪,使血热得以宣泄,则周身畅汗而痊愈。
汗出谵语的,这是外有太阳中风,内有燥屎阻结。燥屎内结必须用泻下法治疗,但是须待太阳表证解除后才能攻下。如果攻下过早,就会导致表邪尽陷而里实益甚,出现神昏语言错乱。如果表证已解而里实未去,用攻下法治疗就会痊愈,可用大承气汤。
外感病四五天,症见脉沉、气喘、腹部胀满。脉沉主里,可知其病在里,却反而用发汗法治疗,汗出津液外泄,津伤肠燥成实,所以大便硬结难以解出。津液外越而虚,津伤肠燥成实,时间一长,就会发生谵语。
太阳、阳明、少阳三经合病,腹部胀满,身体沉重,转侧困难,口中麻木不仁,面部垢浊,谵语,小便失禁,如见身热、自汗出的,是邪热偏重于阳明,用白虎汤主治。如果用发汗法治疗,就会使谵语更甚;如果妄行攻下,就会造成额上出汗,四肢冰冷的变证。
太阳阳明两经并病,太阳表证已解,仅只见发潮热,手足微微出汗,大便解出困难而谵语的,是属阳明里实,攻下里实就可痊愈,适宜用大承气汤。
阳明病,脉象浮而紧,咽喉干燥,口中感觉苦,腹部胀满,喘息,发热,汗出,不怕冷,反而怕热,身体沉重,是属阳明里热证。如果误发其汗,就会出现心中烦乱不安、甚或神昏谵语的变证;如果误用温针,就会导致恐惧不安、烦躁失眠的变证;如果误行攻下,就会损伤胃气,致邪热扰于胸膈,出现心中烦躁厉害,舌上生薄黄苔,用栀子豉汤主治。
如果误下后热盛津伤,出现口渴想喝水,口干舌燥的,用白虎加人参汤主治。
如果误下后出现脉浮、发热、口渴想喝水、小便不通畅的,属阴伤有热、水热互结于下焦,用猪苓汤主治。
猪苓汤方
猪苓去皮茯苓泽泻阿胶滑石打碎,各一两以上五味药,用水四升,先加入猪苓、茯苓、泽泻、滑石四味药煎煮至二升,去掉药渣,再加入阿胶烊化溶解,每次温服七合,一日服三次。
阳明病,汗出多而口渴的,属汗多津伤、胃津不足的口渴,不能用猪苓汤治疗。因为猪苓汤能够通利病人小便,使津液进一步损伤。
脉象浮而迟,外有假热内有真寒,腹泻完谷不化的,用四逆汤主治。
如果胃中虚寒不能进食的,饮水后就会出现呃逆。
脉浮发热,口干鼻燥,能够饮食的,
为阳明气热炽盛,气病及血,迫血妄行,就会出现衄血。
阳明病,经用泻下法治疗,身热未除,手足温暖,没有结胸的表现,心中烦躁异常,嘈杂似饥而不能进食,仅见头部汗出的,用栀子豉汤主治。229、阳明病,发潮热,大便稀溏,小便正常,胸胁胀闷不除的,为少阳之邪未尽,宜用小柴胡汤治疗。
阳明病,胁下痞硬胀满,不解大便,呕吐,舌苔白的,为柴胡证未除,可给予小柴胡汤治疗。用药后,上焦经气得以畅通,津液能够下达,胃肠机能得以恢复,就会周身畅汗而病解。
阳明中风,脉象弦浮而大,全腹胀满,两胁及心下疼痛,按压很久而气仍不畅通,鼻中干燥,无汗,嗜睡,全身肌肤及目都发黄,小便解出困难,发潮热,呃逆不断,耳前后部肿胀。证属三阳合病,治疗当先用针刺法以泄里热。刺后里热得泄,病情稍减,而太阳、少阳证未除,病经过了十天,脉象弦浮的,可给予小柴胡汤以解少阳之邪。
如果服小柴胡汤后少阳证已解,只见脉象浮等表证,无其他经见证的,可给予麻黄汤治疗。如果病情恶化,出现无尿、腹部胀满并且呃逆更甚的,属不治之候。
阳明病,自汗出,津液已伤,如果再行发汗,而又小便通畅的,则更伤津液,导致肠中津液枯竭,引起大便硬结。此时大便虽硬结,也不能用泻下药攻下,必须待病人自己想解大便时,用蜜煎导引导通便,或土瓜根及大猪胆汁,均可作为导药,以引导大便解出。
蜜煎方
食蜜七合上一味药,倒进铜器里,用小火煎熬,待熬炼至能凝结得象饴糖一样即成。煎熬时,要不断搅拌,以免焦糊粘着,煎熬到可以作丸的程度时,用双手捻蜜做成头部尖锐、大小如指头、长二寸左右的棒状物,必须趁蜜热时马上做,冷却后就会变硬。使用时,将所做的药棒塞进肛门里,用手急转,待病人想要解大便时就拔出去掉。怀疑此方不是仲景的原意,已经试用效果很好。
猪胆汁方
用大猪胆汁一个,取汁,与少许米醋混合,灌进肛门里,维持一顿饭左右的时间,用药后,即可解除宿食及腐败物等,十分有效。
阳明病,脉象迟,汗出很多,微微怕冷的,这是表证尚未解除,可以发汗,适宜用桂枝汤。
阳明病,脉象浮,无汗而气喘的,是太阳表实证仍在,用发汗法就会痊愈,可用麻黄汤。
阳明病,发热汗出的,这是热邪能够发越于外,不能形成发黄证。如果仅见头部出汗,到颈部为止,身上无汗,小便不通畅,口渴想喝汤水,这是湿热郁滞在里,势必出现肌肤发黄,用茵陈蒿汤主治。
茵陈蒿汤方
茵陈蒿六两栀子十四枚,剖开大黄二两,去皮以上三味药,用水一斗二升,先加入茵陈煎煮,煮去水分六升,再加另二味药,煎煮成三升,去掉药渣,分三次温服。服药后小便应当通畅,并见尿色红,象皂荚汁一样,经过一晚上后,腹胀应当减轻,这是因为湿热之邪从小便而去的缘故。
阳明病,病人健忘的,是体内一定有蓄血。由于瘀血久停,气血阻滞,所以使人健忘。其大便虽然硬结,但容易解出,并且颜色一定是黑的,宜用抵当汤攻下瘀血。
阳明病,用泻下药攻下后,出现心中烦躁异常,如果是肠中燥屎阻结所致的,可以攻下,适宜用大承气汤。如果腹部轻微胀满,大便始出干硬,后出稀溏的,则不能攻下。
病人不解大便五六天,脐腹部疼痛,烦躁不安,定时发作,这是肠中有燥屎阻结,所以导致大便秘结。
病人心烦、发热,经过发汗,病已解除。现又出现午后发潮热,好象发疟疾一样的,这是邪传阳明。如果脉象实的,宜用攻下法治疗;如果脉象浮虚的,宜用发汗法治疗。攻下用大承气汤,发汗用桂枝汤。
用峻泻药攻下后,病人又出现六七天不解大便,烦躁不解,腹部胀满疼痛的,这是肠中有燥屎的缘故,之所以这样,是因为下后余热未尽,与肠内宿食相结合而成燥屎,适宜用大承气汤治疗。
病人小便不通畅,大便忽而困难,忽而容易,时而有轻度发热,气喘,头昏目眩,不能平卧的,这是肠中有燥屎,宜用大承气汤攻下燥屎。
进食后想呕吐的,属阳明胃寒证,可用吴茱萸汤主治。如果服吴茱萸汤后呕吐反而增剧的,则不属胃中虚寒,而是上焦有热。
吴茱萸汤方
吴茱萸一升,洗人参三两生姜六两,切片大枣十二枚,剖开以上四味药,用水七升,煎煮成二升,去掉药渣,每次温服七合,每天服三次。
太阳病,寸部脉缓,关部脉浮,尺部脉弱,病人发热,汗出,怕冷,不呕吐,心下痞满不适的,这是医生误用攻下所致。假如没有误下,病人出现不怕冷而口渴的,这是邪传阳明。如果小便次数多的,大便一定干硬,其人虽然十余天不解大便,也没有什么痛苦。如果是胃中津液不足所致的口渴想要喝水的,可以给予少量汤水,以补充津液,津液恢复,则病可愈。如果是水饮内蓄、气不化津所致的口渴的,宜用五苓散通阳化气行水。如果是其它原因所致口渴的,可根据病情,依法施治。
脉象浮取微弱和缓、汗出少时,是正气驱邪,津液未伤,邪去正安,病得痊愈。如果汗出多的,则是汗出太过,津液势必损伤。脉象浮而充实有力,主表有实邪,当用发汗解表法治疗,如果汗出多的,也是汗出太过。汗出太过,就会导致津液损伤,阳热盛于里,大便因而硬结。
脉浮而芤,浮主阳气盛,芤主阴血虚,浮脉与芤脉相合,胃气偏亢则生热,阳热亢盛至极,阴液亏虚,因而形成大便硬结之证。
趺阳脉浮而涩,浮主胃热亢盛,涩是小便频数,阴液不足。胃热津亏,肠中干燥,大便因而硬结。这是脾不能为胃转输津液所致,用麻子仁丸主治。
麻子仁丸方
麻子仁二升芍药半斤枳实半斤,炙大黄一斤,去皮厚朴一尺,炙,去皮杏仁一升,去皮尖,炒,另外研成膏脂状以上六味药,共为细末,炼蜜为丸,如梧桐子大,每次服十丸,每日服三次,并逐渐加量,直至病愈为度。
太阳病,经过三天,用发汗法治疗而病不解除,高热炽盛的,是转属阳明,用调胃承气汤主治。
伤寒表证,使用吐法后,出现腹部胀满硬痛的,用调胃承气汤主治。
太阳表证,用催吐、攻下或发汗后,出现轻微心烦,小便频数,大便硬结的,用小承气汤和畅胃气、攻下里实,就可痊愈。
患病二、三天,脉象弱,无太阳、少阳见证,烦躁不安,胃脘部痞胀硬结,到了四五天,虽见能够饮食,也应先给予少量小承气汤,以微微调畅胃气,使病情稍挫,到了第六天,再给予小承气汤一升。如果大便不解六七天,而小便短少的,则津液当还于肠中,虽然不能饮食,也不是燥屎内结,而是大便初出干硬,后出稀溏,如果攻下必成溏泄。必须小便通利,大便始会坚硬,才可攻下,宜用大承气汤。
外感病六七天,出现视物模糊不清,眼球转动不灵活,既无头痛畏寒等表证,又无谵语、腹满痛等里证,大便难以解出,体表有轻微发热的,这是燥热内结成实,而又真阴欲涸,应急下急阴,适宜用大承气汤。
阳明府实证,又见发热、汗出多的,应急下存阴,宜用大承气汤。
发汗以后,不仅病未解除,反而出现腹部胀满疼痛,是发汗伤津,燥热迅速内结成实,应急下存阴,宜用大承气汤。
腹部胀满持续不减轻,即使减轻,也微不足道的,是实邪内阻的征象,应当攻下,可用大承气汤。
阳明少阳两经合病,邪热下迫大肠,势必发生腹泻。如果木不克土,而见实大滑数之脉,与阳明实热相符的,是顺证;如果木邪克土,纯见少阳弦脉的,是逆证。现脉象滑而数,是阳明有宿食内停、宿滞内阻,应当攻下宿滞,可用大承气汤。
病人发热七、八天,既无头痛、畏寒等太阳表证,又无腹满谵语等阳明里证,虽然脉象浮数,也可用泻下法泄热。假如已经攻下,脉浮已除,而脉数不解,是气分之热已解而血分之热未除,邪热与瘀血相合,所以出现容易饥饿,能够饮食,六七天不解大便。这是瘀血停蓄,宜用抵当汤攻下瘀血。
如果攻下后脉数不除,而又腹泻不止的,是热邪下迫,势必会出现协热下利、解脓血便的变证。
伤寒病,发汗以后,出现全身及两目发黄,这是因为发汗太过,损伤中阳,寒湿郁滞在里不解的缘故,治疗应当温化寒湿,不可用攻下法。
外感病六七天,皮肤发黄如橘子色,小便不通畅,腹部稍感胀满的,用茵陈蒿汤主治。
外感病,症见皮肤发黄,发热的,用栀子柏皮汤主治。
栀子柏皮汤方
肥栀子十五个,剖开甘草一两,炙黄柏二两以上三味药,用水四升,煎煮成一升半,去掉药渣,分两次温服。
外感病,湿热郁滞在里,身体必定发黄,如果兼有头痛、畏寒、无汗、身痒等表证的,用麻黄连轺赤小豆汤主治。
麻黄连轺赤小豆汤方
麻黄二两,去节连轺二两,即连翘根杏仁四十个,去皮尖赤小豆一升大枣十二枚,剖开生梓白皮切细,一升生姜二两,切片甘草二两,炙以上八味药,用雨水一斗,先加入麻黄煎煮一、二滚,除去上面的白沫,再加入其他药物,共煎煮成三升,去掉药渣,分三次温服,半天服完。
问曰:病有太阳阳明,有正阳阳明,有少阳阳明,何谓也?答曰:太阳阳明者,脾约(一云络)是也。
正阳阳明者,胃家实是也。
少阳阳明者,发汗,利小便已,胃中燥烦实,大便难是也。
阳明之为病,胃家实也。
问曰:何缘得阳明病?答曰:太阳病发汗,若下、若利小便,此亡津液,胃中干燥,因转属阳明。不更衣,内实,大便难者,此名阳明也。
问曰:阳明病,外证云何?答曰:身热,汗自出,不恶寒,反恶热也。
问曰:病有得之一日,不发热而恶寒者,何也?答曰:虽得之一日,恶寒将自罢,即自汗出而恶热也。
问曰:恶寒何故自罢?答曰:阳明居中,土也,万物所归,无所复传。始虽恶寒,二日自止,此为阳明病也。
本太阳初得病时,发其汗,汗先出不彻,因转属阳明也。
伤寒发热无汗,呕不能食,而反汗出濈濈然者,是转属阳明也。
伤寒三日,阳明脉大。
伤寒脉浮而缓,手足自温者,是为系在太阴。太阴者,身当发黄;若小便自利者,不能发黄。至七八日,大便硬者,为阳明病也。
伤寒转系阳明者,其人濈然微汗出也。
阳明中风,口苦咽干,腹满微喘,发热恶寒,脉浮而紧;若下之,则腹满、小便难也。
阳明病,若能食,名中风;不能食,名中寒。
阳明病,若中寒,不能食,小便不利,手足濈然汗出,此欲作固瘕,必大便初硬后溏。所以然者,以胃中冷,水谷不别故也。
阳明病,欲食,小便反不利,大便自调,其人骨节疼,翕翕如有热状,奄然发狂,濈然汗出而解者,此水不胜谷气,与汗共并,脉紧则愈。
阳明病欲解时,从申至戌上。
阳明病,不能食,攻其热必哕。所以然者。胃中虚冷故也。以其人本虚,故攻其热必哕。
阳明病脉迟,食难用饱,饱则微烦,头眩,必小便难,此欲作谷疸,虽下之,腹满如故。所以然者,脉迟故也。
阳明病法多汗,反无汗,其身如虫行皮中状者,此以久虚故也。
阳明病,反无汗,而小便利,二三日,呕而咳,手足厥者,必苦头痛;若不咳不呕,手足不厥者,头不痛。
阳明病,但头眩,不恶寒,故能食而咳,其人必咽痛;若不咳者,咽不痛。
阳明病无汗,小便不利,心中懊憹者,身必发黄。
阳明病,被火,额上微汗出,小便不利者,必发黄。
阳明病,脉浮而紧者,必潮热,发作有时。但浮者,必盗汗出。
阳明病,口燥,但欲漱水不欲咽者,此必衄。
阳明病,本自汗出,医更重发汗,病已差,尚微烦不了了者,此大便必硬故也。以亡津液,胃中干燥,故令大便硬。当问其小便,日几行。若本小便日三四行,今日再行,故知大便不久出;今为小便数少,以津液当还入胃中,故知不久必大便也。
伤寒呕多,虽有阳明证不可攻之。
阳明病,心下硬满者,不可攻之。攻之,利遂不止者死,利止者愈。
阳明病,面合赤色,不可攻之,必发热色黄,小便不利也。
阳明病,不吐不下,心烦者,可与调胃承气汤。
阳明病脉迟,虽汗出,不恶寒者,其身必重,短气腹满而喘,有潮热者,此外欲解,可攻里也,手足濈然而汗出者,此大便已硬也,大承气汤主之;若汗多微发热恶寒者,外未解也,其热不潮,未可与承气汤;若腹大满不通者,可与小承气汤,微和胃气,勿令大泄下。
大承气汤方
大黄四两(苦寒,酒洗) 厚朴半斤(苦温,炙,去皮) 枳实五枚(苦寒,炙) 芒硝三合(咸寒)
右四咪,以水一斗,先煮二物,取五升,去滓,内大黄,煮取二升,去滓,内芒硝,更上微火一两沸,分温再服。得下,余勿服。
小承气汤方
大黄四两 厚朴二两(炙,去皮) 枳实三枚(大者,炙)
以上三味,以水四升,煮取一升二合,去滓,分温二服。初服汤,当更衣,不尔者,尽饮之;若更衣者,勿服之。
阳明病,潮热,大便微硬者,可与大承气汤;不硬者,不与之。若不大便六七日,恐有燥屎,欲知之法,少与小承气汤,汤入腹中,转矢气者,此有燥屎,乃可攻之;若不转矢气者,此但初头硬,后必溏,不可攻之,攻之,必胀满不能食也。欲饮水者,与水则哕。其后发热者,必大便复硬而少也,以小承气汤和之。不转矢气者,慎不可攻也。
夫实则谵语,虚则郑声。郑声重语也。
直视谵语,喘满者死。下利者亦死。
发汗多,若重发汗者,亡其阳,谵语脉短者死;脉自和者不死。
伤寒若吐、若下后,不解,不大便五六日,上至十余日,日晡所发潮热,不恶寒,独语如见鬼状。若剧者,发则不识人,循衣摸床,惕而不安,微喘直视,脉弦者生,涩者死,微者但发热谵语者,大承气汤主之,若一服利,止后服。
阳明病,其人多汗,以津液外出,胃中燥,大便必硬,硬则谵语,小承气汤主之。若一服谵语止,更莫复服。
阳明病,谵语发潮热,脉滑而疾者,小承气汤主之。因与承气汤一升,腹中转矢气者,更服一升;若不转矢气,勿更与之。明日不大便,脉反微涩者,里虚也,为难治,不可更与承气汤也。
阳明病,谵语有潮热,反不能食者,胃中必有燥屎五六枚也。若能食者,但硬耳,宜大承气汤下之。
阳明病,下血谵语者,此为热入血室;但头汗出者,刺期门,随其实而泻之,濈然汗出则愈。
汗出谵语者,以有燥屎在胃中,此为风也,须下之,过经乃可下之。下之若早,语言必乱,以表虚里实故也。下之则愈,宜大承气汤。
伤寒四五日,脉沉而喘满。沉为在里,而反发其汗,津液越出,大便为难,表虚里实,久则谵语。
三阳合病,腹满身重,难以转侧,口不仁而面垢,谵语遗尿。发汗则谵语,下之则额上生汗,手足逆冷。若自汗出者,白虎汤主之。
二阳并病,太阳证罢,但发潮热,手足 汗出,大便难而谵语者,下之则愈,宜大承气汤。
阳明病,脉浮而紧,咽燥口苦,腹满而喘,发热汗出,不恶寒,反恶热,身重。若发汗则躁,心愦愦,反谵语。若加烧针,必怵惕烦躁,不得眠;若下之,则胃中空虚,客气动膈,心中懊憹,舌上胎者,栀子豉汤主之。
若渴欲饮水,口干舌燥者,白虎加人参汤主之。
若脉浮发热,渴欲饮水,小便不利者,猪苓汤主之。
猪苓汤方
猪苓(去皮,甘平) 茯苓(甘平) 阿胶(甘平) 滑石(碎,甘寒) 泽泻(甘咸寒)各一两
右五味,以水四升,先煮四味,取二升,去滓,内下阿胶烊消,温服七合,日三服。
阳明病,汗出多而渴者,不可与猪苓汤,以汗多胃中燥,猪苓汤复利其小便故也。
脉浮而迟,表热里寒,下利清谷者,四逆汤主之。
若胃中虚冷,不能食者,饮水则哕。
脉浮发热,口干鼻燥,能食者则衄。
阳明病下之,其外有热,手足温,不结胸,心中懊憹,饥不能食,但头汗出者,栀子豉汤主之。
阳明病,发潮热,大便溏,小便自可,胸胁满不去者,小柴胡汤主之。
阳明病,胁下硬满,不大便而呕,舌上白胎者,可与小柴胡汤。上焦得通,津液得下,胃气因和,身濈然而汗出解也。
阳明中风,脉弦浮大而短气,腹都满,胁下及心痛,久按之气不通,鼻干不得汗,嗜卧,一身及面目悉黄,小便难,有潮热,时时哕,耳前后肿,刺之小差。外不解,病过十日,脉续浮者,与小柴胡汤。
脉但浮,无余证者,与麻黄汤;若不尿,腹满加哕者,不治。
阳明病,自汗出,若发汗,小便自利者,此为津液内竭,虽硬不可攻之,当须自欲大便,宜蜜煎导而通之。若土瓜根及与大猪胆汁,皆可为导。
蜜煎导方
蜜七合一味,内铜器中微火煎之,稍凝似饴状,搅之勿令焦著,欲可丸,并手捻作挺,令头锐,大如指,长二寸许,当热时急作,冷则硬。以内谷道中,以手急抱,欲大便时乃去之。
猪胆汁方
大猪胆一枚,泻汁,和醋少许,以灌谷道中,如一食顷,当大便出。
阳明病脉迟,汗出多,微恶寒者,表未解也,可发汗,宜桂枝汤。
阳明病脉浮,无汗而喘者,发汗则愈,宜麻黄汤。
阳明病,发热汗出,此为热越,不能发黄也。但头汗出,身无汗,剂颈而还,小便不利,渴引水浆者,此为瘀热在里,自必发黄,茵陈汤主之。
茵陈蒿汤方
茵陈蒿六两(苦微寒) 栀子十四枚(掰,苦寒) 大黄二两(去皮,苦寒)
右三味,以水一斗,先煮茵陈,减六升,内二味,煮取三升,去滓,分温三服,小便当利,尿如皂角汁状,色正赤,一宿腹减,黄从小便去也。
阳明证,其人喜忘者,必有畜血。所以然者,本有久瘀血,故令喜忘,屎虽硬,大便反易,其色必黑,宜抵当汤下之。
阳明病,下之,心中懊憹而烦,胃中有燥屎者可攻。腹微满,初头硬,后必溏,不可攻之。若有燥屎者,宜大承气汤。
病人不大便五六日,绕脐痛,烦躁,发作有时者,此有燥屎,故使不大便也。
病人烦热,汗出则解,又如疟状,日晡所发热者,属阳明也。脉实者宜下之;脉浮虚者,宜发汗。下之与大承气汤,发汗宜桂枝汤。
大下后,六七日不大便,烦不解,腹满痛者,此有燥屎也。所以然者,本有宿食故也,宜大承气汤。
病人小便不利,大便乍难乍易,时有微热,喘冒不能卧者,有燥屎也,宜大承气汤。
食谷欲呕者,属阳明也,吴茱萸汤主之。得汤反剧者,属上焦也。
吴茱萸汤方
吴茱萸一升(洗,辛热) 人参三两(甘温)生姜六两(切,辛温) 大枣十二枚(掰,甘温)
右四味,以水七升,煮取二升,去滓,温服七合,日三服。
太阳病,寸缓、关浮、尺弱,其人发热汗出,复恶寒,不呕,但心下痞者,此以医下之也。如其不下者,病人不恶寒而渴者,此转属阳明也。小便数者,大便必硬,不更衣十日,无所苦也。渴欲饮水,少少与之,但以法救之。渴者,宜五苓散。
脉阳微而汗出少者,为自和也;汗出多者,为太过。
阳脉实,因发其汗出多者,亦为太过。太过为阳绝于里,亡津液,大便因硬也。
脉浮而芤,浮为阳,芤为阴,浮芤相搏,胃气生热,其阳则绝。
趺阳脉浮而涩,浮则胃气强,涩则小便数,浮涩相搏,大便则难,其脾为约,麻人丸主之。
麻人丸方
麻子人二升(甘平) 芍药半斤(酸平) 枳实半斤(炙,苦寒) 大黄一斤(去皮,苦寒) 厚朴一斤(炙,去皮,苦温) 杏仁一斤(去皮尖,熬,别作脂,甘温)
右六味,为末,炼蜜为丸,桐子大,饮服十丸,日二服,渐加,以知为度。
太阳病三日,发汗不解,蒸蒸发热者,属胃也,调胃承气汤主之。
伤寒吐后,腹胀满者,与调胃承气汤。
太阳病,若吐、若下、若发汗,微烦,小便数,大便因硬者,与小承气汤和之愈。
得病二三日,脉弱,无太阳柴胡证,烦躁,心下硬,至四五日,虽能食,以小承气汤少少与,微和之,令小安,至六日,与承气汤一升。若不大便六七日,小便少者,虽不能食,但初头硬,后必溏,未定成硬,攻之必溏,须小便利,屎定硬,乃可攻之,宜大承气汤。 伤寒六七日,目中不了了,睛不和,无表里证,大便难,身微热者,此为实也。急下之,宜大承气汤。
发热,阳明汗多者,急下之,宜大承气汤。
发汗不解,腹满痛者,急下之,宜大承气汤
腹满不减,减不足言,当下之,宜大承气汤。
阳明少阳合病,必下利。其脉不负者,顺也;负者,失也。互相克贼,名为负也。脉滑而数者,有宿食也,当下之,宜大承气汤。
病人无表里证,发热七八日,虽脉浮数者,可下之。假令已下,脉数不解,合热则消谷喜饥,至六七日,不大便者,有瘀血,宜抵当汤。
若脉数不解,而下不止,必胁热而便脓血也。
伤寒,发汗已,身目为黄,所以然者,以寒湿在里,不解故也。以为不可下也,于寒湿中求之。
伤寒七八日,身黄如橘子色,小便不利,腹微满者,茵陈蒿汤主之。
伤寒身黄发热者,栀子蘖皮汤主之。
栀子蘖皮汤方
栀子一十五个(苦寒) 甘草一两(甘平) 黄蘖二两
右三味,以水四升,煮取一升半,去滓,分温再服。
伤寒瘀热在里,身必发黄,麻黄连轺赤小豆汤主之。
麻黄连轺赤小豆汤方
麻黄二两(甘温,去节) 赤小豆一升(甘平)连轺二两(连翅房也,苦寒) 杏仁四十个(甘温,去皮尖) 大枣十二枚(甘温) 生梓白皮一升(苦寒) 生姜二两(辛温,切) 甘草二两(炙,甘平)
以上八味,以潦水一斗,先煮麻黄,再沸,去上沫,内诸药,煮取三升,分温三服,半日服尽。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(或整理自网络),部分原作者已无法考证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。古诗词文学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,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。
转载请注明:原文链接 | http://www.gushiciwenxue.com/wenzhang/9305.html
古文典籍
- 「诗经」
- 「论语」
- 「史记」
- 「周易」
- 「易传」
- 「左传」
- 「大学」
- 「中庸」
- 「尚书」
- 「礼记」
- 「周礼」
- 「孟子」
- 「老子」
- 「吴子」
- 「荀子」
- 「庄子」
- 「墨子」
- 「管子」
- 「列子」
- 「宋书」
- 「汉书」
- 「晋书」
- 「素书」
- 「仪礼」
- 「周书」
- 「梁书」
- 「隋书」
- 「陈书」
- 「魏书」
- 「孝经」
- 「将苑」
- 「南齐书」
- 「北齐书」
- 「新唐书」
- 「后汉书」
- 「南史」
- 「司马法」
- 「水经注」
- 「商君书」
- 「尉缭子」
- 「北史」
- 「逸周书」
- 「旧唐书」
- 「三字经」
- 「淮南子」
- 「六韬」
- 「鬼谷子」
- 「三国志」
- 「千字文」
- 「伤寒论」
- 「反经」
- 「百家姓」
- 「菜根谭」
- 「弟子规」
- 「金刚经」
- 「论衡」
- 「韩非子」
- 「山海经」
- 「战国策」
- 「地藏经」
- 「冰鉴」
- 「围炉夜话」
- 「六祖坛经」
- 「睡虎地秦墓竹简」
- 「资治通鉴」
- 「续资治通鉴」
- 「梦溪笔谈」
- 「旧五代史」
- 「文昌孝经」
- 「四十二章经」
- 「吕氏春秋」
- 「了凡四训」
- 「三十六计」
- 「徐霞客游记」
- 「黄帝内经」
- 「黄帝四经」
- 「孙子兵法」
- 「孙膑兵法」
- 「本草纲目」
- 「孔子家语」
- 「世说新语」
- 「贞观政要」
- 「颜氏家训」
- 「容斋随笔」
- 「文心雕龙」
- 「农桑辑要」
- 「搜神记」
热门名句
- 送数声惊雁,下离烟水,嘹唳度寒云
- 泠泠七弦上,静听松风寒
- 到家应是,童稚牵衣,笑我华颠
- 波澜誓不起,妾心古井水
- 老去逢春如病酒,唯有,茶瓯香篆小帘栊
- 酒醒人静奈愁浓残灯孤枕梦,轻浪五更风
- 翠娥执手送临歧,轧轧开朱户